当前位置: 主页 > 科研教学 > 医学继续教育 >
  • 科研教学
《中医藏象学说概论》
  •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又作“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外界环境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包括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象”,指外在的现象和比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二指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界事物或现象相比类所获得的比象。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古代解剖知识不仅为藏象学说的产生奠定了形态学基础,而且在已知形态学知识基础上,古人还进一步认识到了内脏的某些机能。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受古代科学技术条件限制,单纯凭借肉眼直观观察的粗糙解剖所获得的知识难以对人体复杂、深奥的生理病理现象做出明确、系统的解释。因此,古人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原理,采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以表知里、司外揣内)及“取象比类”等思维方法来认识、推测脏腑机能。通过对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分析人体对不同环境条件和外界不同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从而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这是藏象学说形成的主要依据。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的古代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藏象学说的形成及其系统化起到关键作用。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终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升华为医学理论。医疗实践中,临床疗效的反馈进一步探索和反证了脏腑的生理病理,使藏象学说得以不断充实、丰富、修正和完善。如食用动物肝脏可治夜盲,多次重复的经验则萌生“以脏补脏”观念,同时佐证“肝在窍为目”理论等。而某些对临床欠缺指导意义的理论,则经过实践的检验,或被淘汰或予以修正。如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火生土本指心火温煦脾土。但自明代命门学说兴起后,临床发现命门之火(肾阳)对脾土温煦作用更为显著,于是,益火补土治法的内涵遂演变为温肾阳以暖脾土。

    总之,藏象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生活医疗实践中,以解剖学知识为基础,运用以表知里(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等整体观察方法,通过对内在脏腑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的观察,经过概括、抽象、推理而逐步归纳出的医学理论。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七窍)、四肢百骸等沟通联系成有机整体。

    五脏代表着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功能系统,如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脾系统(脾—胃—肉—口—唇),肝系统(肝—胆—筋—目—爪),肾系统(肾—膀胱—骨髓—耳、二阴—发)。这五个功能系统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密切联系的,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协调平衡的必要保证。

    人的精神活动作为生命机能的重要体现,与五脏密切关联。

    (二)五脏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由于人是自然界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物质基础——气,因此,人与自然万物不但遵循着同样的规律,而且密切联系、相互影响。藏象学说将人与天地置于同一体系中进行考察,正是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藏象学说应用五行理论将自然界五时、五方、五气、五化等与人体五大功能系统相联系,构建了天人相应的宏观整体调控模式。五脏与五时之气相通应,如心通于夏气,肺通于秋气,肾通于冬气,肝通于春气,脾通于土气(《素问·六节藏象论》)。并据此提出顺应四时之气以养五脏等养生原则。

    四、脏腑分类与各自的生理特点

    五脏内部组织相对充实,共同生理机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是“满而不能实”、“藏而不泻”。

    六腑多呈中空的囊状或管腔形态,共同生理机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是“实而不能满”、“ 泻而不藏”。  

    奇恒之腑机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似,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以“奇恒之腑”名之。

    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指导意义。一般来说,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主血:心主血的基本内涵,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的作用。

    人体各脏腑器官组织以及心脉自身,其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皆有赖于血液的濡养。血液的运行与五脏机能密切相关,其中心的搏动泵血作用尤为重要。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心阳能激发心脏的搏动,心阴能抑制心脏的搏动。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心脏搏动有力,频率适中,节律均匀,血液正常输布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

    心主血的另一内涵是心的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指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其化为血液,须经心火(即心阳)的“化赤”作用,即《素问·经脉别论》

    主脉:心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维持脉道通利的作用。“脉为血之府”,是容纳和运输血液的通道。《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心脏有节律的搏动,脉管有规律的舒缩,脉道通利,血运流畅。

    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其中心气充沛又起着主导作用。
     

    肺主气司呼吸

    主呼吸之气:指肺有吸清呼浊,进行气体交换的机能。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吸入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肺主呼吸的机能,由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来维系:肺气宣发,浊气得以呼出;肺气肃降,清气得以吸入。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协调有序,则呼吸调匀通畅。若邪气犯肺,导致宣发肃降失调,影响气体交换,则出现胸闷、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等症状。

    主一身之气:指肺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机能。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于宗气的生成。宗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化生的水谷之气在肺中相结合而成。

    肺主一身之气的运行,体现于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肺的呼吸调匀通畅,节律均匀,和缓有度,则全身之气升降出入通畅协调。

    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基于肺的呼吸机能。呼吸调匀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

     

     

     

    脾主运化

    脾主运化,指脾将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的生理机能。脾主运化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后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为了便于理解这一生理机能,一般按其运化的对象分为运化“谷食”与运化“水饮”两个方面。

    运化谷食:指脾气将谷食化为谷精,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的生理机能。谷食入胃,经胃腐熟(初步消化)后,变为食糜,下传于小肠以作进一步消化。谷食的消化虽在胃和小肠中进行,但必须经脾气的推动、激发作用,才能完成。小肠中的食糜,在脾气作用下经进一步消化后,分为清浊两部分。其精微部分(清),在脾气作用下由小肠吸收,再经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全身,分别化为精、气、血、津液,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筋肉皮毛。脾气转输精微的途径与方式有二:一是上输心肺,化生气血,通过心肺布散全身;二是向四周布散到其他脏腑,即《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谓“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厥论》所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气的运化机能强健,称为“脾气健运”,则能为化生精、气、血等提供充足的原料,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而发挥正常的生理活动。脾气的运化机能减退,称为“脾失健运”,则可影响谷食的消化和精微的吸收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乃至倦怠、消瘦等精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运化水饮:指脾气将水饮化为水精,亦即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的生理机能。水饮的消化吸收亦在胃、小肠和大肠中进行,但又必须经脾气的推动、激发作用,才能完成。脾气转输津液的途径及方式有四:一是上输于肺,通过肺气宣降输布全身;二是向四周布散,“以灌四傍”,发挥其滋养濡润脏腑的作用;三是将胃、小肠、大肠中的部分水液经过三焦(六腑之一的三焦)下输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四是居中枢转津液,使全身津液随脾胃之气的升降而上腾下达,肺之上源之水下降,膀胱水府之津液上升。脾气健运,津液化生充足,且输布正常,脏腑形体官窍得养。脾失健运,或为津液生成不足而见津亏之症,或为津液输布障碍而见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运化谷食和运化水饮,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同时进行的。饮食物是人出生后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生成精、气、血、津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而饮食物的消化及其精微的吸收、转输都由脾所主,脾气不但将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为“气血生化之源”;而且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其发挥正常机能,并能充养先天之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是维持人体后天生命活动的根本,故称为“后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理论,对养生防病有着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脾胃,使脾气健运,则正气充足,不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即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反之,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则人体易病。所以,《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调畅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活动等作用。

    肝气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使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从而维持了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机能活动的有序进行。

    调畅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血液的正常循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均有赖于气的推动和调控。肝气疏泄,畅达气机,气行则血行,因而调畅了血液的运行。若肝气疏泄失常,在气机失调的同时,常见血行异常。

    气能行津,气行则津布。肝气疏泄,畅达气机,气行则津液布散,因而调畅了津液的输布。

    调畅脾胃之气的升降:肝气疏泄,畅达气机,促进和协调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使脾气升、胃气降的运动稳定有序,为脾胃正常纳运创造了条件,促进了饮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和糟粕的排泄。若肝疏泄机能失常,既可影响脾气升清,致脾失健运、清气下陷,见腹胀、腹泻等症;又可影响胃气降浊,致胃失通降、胃气上逆,见纳呆、脘胀、嗳气、呕吐、便秘等。前者称“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脾”,后者称“肝胃不和”或“肝气犯胃”。

    调畅情志:情志活动是脏腑精气对外界刺激的应答,适度的情志活动以气机调畅、气血调和为重要条件。肝气疏泄,畅达气机,和调气血,对情志活动发挥调节作用。肝气疏泄,气机调畅,气血调和,则心情开朗,心境平和,情志活动适度。若肝气郁结或亢逆,疏泄失职或太过,则可导致情志活动的异常。前者常见情志抑郁、闷闷不乐;后者多见性情急躁、亢奋易怒等。另一方面,情志异常也可影响肝气疏泄,造成肝气郁结或亢逆。鉴于肝与情志的密切关系,故临床治疗情志病证多注重调肝。

    调畅胆汁的分泌排泄:胆汁,又称“精汁”,由肝之精气汇聚而成。胆汁贮存于胆囊,排泄进入小肠参与饮食物的消化。胆汁的分泌、排泄是在肝气的疏泄作用下完成的。肝气疏泄,畅达气机,胆汁化生正常,排出通畅。

    调畅排精排卵行经: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排卵与月经来潮等,皆与肝气疏泄密切相关。男子精液的贮藏与施泄,是肝肾二脏疏泄与闭藏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肝气疏泄,畅达气机,与肾气的闭藏作用协调,则精液排泄通畅有度。

    女子月经定期来潮,也是肝气疏泄和肾气闭藏相互协调的体现,其中肝气疏泄尤为关键。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常致月经后期、量少,经行不畅,甚或痛经等;若肝气亢逆,或肝火亢盛,疏泄太过,血不循经,常致月经前期、量多,崩漏等。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
     

    肾主藏精

    肾主藏精,指肾贮存、封藏精以主司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和脏腑气化的生理机能。

    肾精的构成,以先天之精为基础,以后天之精为辅助。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后天之精起充养作用。先、后天之精相互资助,相互为用,合化为肾精。肾精所化的肾气,主要属先天之气,即元气。

    肾精闭藏于肾,其中一部分在生殖机能成熟时化为生殖之精有节制地施泄。生殖之精有节制地施泄是肾气中肾阴的敛藏与肾阳的激发相协调的结果,也是肾气的封藏与肝气的疏泄相协调的结果。若肾阴不足,相火偏亢,敛藏不及而激发太过,可见遗精、梦交等;若肾阳不足,阴气偏盛,激发不及而敛藏太过,可见精冷不育,或宫寒不孕等。肾气虚衰,闭藏失职,可出现滑精、早泄等失精的病变;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可见精瘀等排精不畅的病变。

    肾藏精的生理效应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指肾精、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成熟的作用。

    肾藏精,精化气,肾精足则肾气充,肾精亏则肾气衰。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等若干阶段,而每一阶段的机体生长发育状态,均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并从“齿、骨、发”的变化中体现出来。出生之后,机体随着肾精及肾气的逐渐充盛,到幼年期,则表现出头发生长较快、日渐稠密,更换乳齿,骨骼逐渐生长而身体增高;青年期,肾精及肾气隆盛,表现为长出智齿,骨骼长成,人体达到一定高度;壮年期,肾精及肾气充盛至极,表现出筋骨坚强,头发黑亮,身体壮实,精力充沛;老年期,随着肾精及肾气的逐渐衰少,表现出面色憔悴,头发脱落,牙齿枯槁等。肾精、肾气不足,在小儿则为生长发育不良,五迟(站迟、语迟、行迟、发迟、齿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在成人则为早衰。

    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精微物质。天癸来至,女子月经来潮,男子精气溢泻,说明性器官发育成熟,具备了生殖能力。其后,肾精及肾气的日趋充盈维持着机体日益旺盛的生殖机能。中年以后,肾精及肾气逐渐衰少,天癸亦随之衰减,以至竭绝,生殖机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日趋萎缩。最后,丧失生殖机能而进入老年期。

    主脏腑气化:指肾气及其所含的肾阴、肾阳主司脏腑气化过程。脏腑气化,指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各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进而推动和调控机体精气血津液新陈代谢的过程。

    肾气由肾精所化,是一身之气分布于肾的部分。肾气含有肾阴、肾阳:肾阴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肾阳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肾阴与肾阳对立统一,相反相成,平衡协调,则肾气冲和。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能推动和激发脏腑的各种机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肾阳充盛,脏腑形体官窍得以温煦,各种机能旺盛,精神振奋。若肾阳虚衰,推动、温煦等作用减退,则脏腑机能减退,精神不振,发为虚寒性病证。

     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本,“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能宁静和抑制脏腑的各种机能,凉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得以凉润,其机能健旺而又不至于过亢,精神内守。若肾阴不足,抑制、宁静、凉润等作用减退,则致脏腑机能虚性亢奋,精神虚性躁动,发为虚热性病证。

     

    肾精,又称为元精或真精。肾气,与元气、真气概念大致相同,故为脏腑之气中最重要者,称为脏腑之气的根本。肾阴,又称为元阴、真阴,肾阳又称为元阳、真阳。将肾精、肾气及其分化的肾阴、肾阳称为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肾阴肾阳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生理上,肾之精、气、阴、阳与他脏之精、气、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资助和相互为用的动态关系。病理上,两者也相互影响。各脏之精、气、阴、阳不足,最终必然会累及到肾,故有“久病及肾”之说。
     

    六腑一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的生理机能是“传化物”,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须通过消化道的七道门户,《难经》称为“七冲门”。如《难经·四十四难》说:“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

    六腑的气机运动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如《素问·五藏别论》说:“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即每一腑都必须适时排空其内容物,以保持六腑通畅,机能协调,故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之说。

    一、胆

    (一)主要生理机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

    胆具有贮藏和排泄胆汁的生理机能。胆汁由肝之精气汇聚而成,贮存于胆囊,排泄进入小肠参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胆贮藏和排泄胆汁的机能又是在肝气的疏导、调节下完成的。

    2.主决断

    胆主决断,指胆具有对事物进行判断、作出决定的机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的决断能力取决于胆气强弱,胆气强者勇敢果断;胆气弱者则数谋虑而不决。由于肝胆为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二者相成互济,谋虑定而后决断出。

    (二)为奇恒之腑

    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内盛胆汁。古人认为胆汁是精纯、清净的精微物质,称为“精汁”,故胆有“中精之府”、“清净之府”或“中清之府”之称。胆形态中空、排泄胆汁参与消化类似六腑,但其内盛“精汁”则又与五脏“藏精”的生理特点相似,可见,胆具备似脏非脏、似腑非腑的特征,故又为奇恒之腑。

    二、胃

    胃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胃的生理特性主要有胃气下降、喜润恶燥。

    (一)主要生理机能

    1.主受纳水谷

    胃主受纳水谷,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机能。饮食入口,在胃气通降作用下,由胃接受并容纳于其中,故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由于机体精气血津液的化生,都依赖于饮食水谷,故胃又有“水谷气血之海”之称。胃主受纳,既是胃主腐熟机能的基础,又是饮食物消化吸收的基础。因此,胃主受纳机能的强弱,可从食欲和饮食多少反映出来。

    2.主腐熟水谷

    胃主腐熟水谷,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机能。容纳于胃的饮食物,经胃气磨化和腐熟作用后,精微物质被吸收,并由脾气转输至全身;而食糜则下传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

    胃气的受纳、腐熟水谷机能,必须与脾气运化相互配合,惟有纳运协调,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进而化生精气血津液,供养全身。

    (二)生理特性

    1.胃气下降

    胃气具有向下运动以维持胃肠道通畅的生理特性,具体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和糟粕的排泄过程中:

    一是饮食物入胃,胃容纳而不拒之;

    二是经胃气腐熟作用而形成的食糜,下传小肠作进一步消化;

    三是食物残渣下传大肠,燥化后形成粪便;

    四是粪便有节度地排出体外。

    胃气下降与脾气上升相反相成。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食糜糟粕得以下传。脾胃之气升降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胃气下降是胃主受纳的前提条件。所以,胃气不降则出现纳呆脘闷、胃脘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等症。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候。

    2.喜润恶燥

    胃有喜润而恶燥的生理特性,与脾喜燥恶湿相对而言。胃主受纳腐熟,不仅依赖胃气的推动,亦需胃中津液的濡润。胃中津液充足,则能维持其受纳腐熟机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又胃为阳土,其病易成燥热之害,胃中津液每多受损。所以,临床治疗胃疾,强调保护胃中津液。

    三、小肠

    1.主受盛化物

    小肠主受盛化物,指小肠接受盛纳食糜并对食糜作进一步消化的机能。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盛纳之,即受盛作用;二是食糜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时间,由脾气与小肠的共同作用对其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

    2.主泌别清浊

    小肠主泌别清浊,指小肠对食糜作进一步消化,并将其分为清浊两部分的生理机能。其中清者,即谷精和津液,由小肠吸收,经脾气转输至全身,灌溉四傍;浊者,即食物残渣和部分津液,在胃和小肠之气的作用下经阑门传送到大肠。

    3.小肠主液

    小肠主液,指小肠在吸收谷精的同时,吸收了大量津液的生理机能。小肠吸收的津液与谷精合为水谷之精,由脾气转输到全身,其中部分津液经三焦下渗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四、大肠

    1.主传化糟粕

    大肠主传化糟粕,指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的机能。大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向下传送,并经肛门排出体外,故称为“传导之官”。

    2.大肠主津

    大肠主津,指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吸收津液,使之形成粪便,即所谓燥化作用。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津液,由脾气转输全身,部分津液经三焦下渗于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由于大肠参与体内的津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
     

    六腑二

    一、膀胱

    1.贮存尿液

    人体的津液通过肺、脾、肾等脏腑的作用,布散全身,发挥其滋养濡润作用。其代谢后的浊液则下归于膀胱而为尿液,并由膀胱贮存。

    2.排泄尿液

    尿液的排泄,由肾气及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调节。肾气与膀胱之气的作用协调,则膀胱开合有度,尿液可及时地从溺窍排出体外。

    二、三焦

    (一)六腑三焦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位于腹腔中,与其他五腑同,有着特定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三焦与心包络由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相互属络而成表里关系。

    三焦的形态结构,据多年来的研究和考证,大多认为是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等组织。这些组织充填于腹腔脏腑之间,能通透津液,为津液自胃肠渗入于膀胱的通道,与六腑中空有腔的形态结构特点相符。三焦是位于腹腔中的实体性脏器。

    六腑三焦的主要生理机能是疏通水道,运行津液。《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津液自胃肠经三焦下渗膀胱,三焦水道通畅,则津液源源不断渗入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二)部位三焦

    三焦作为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

    1.部位三焦的生理机能

    (1)通行诸气:指部位三焦是一身之气上下运行的通道。肾精化生的元气,自下而上运行至胸中,布散于全身;胸中气海的宗气,自上而下达于脐下,以资先天元气。诸气运行输布于周身,皆以三焦为通道。

    (2)运行津液:指部位三焦是全身津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全身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是在肺、脾、肾等脏腑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三焦水道不利,肺、脾、肾等脏腑输布调节津液代谢的机能则难以实现,所以又把津液代谢的协调平衡状态,称作“三焦气化”。

    2.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

    (1)上焦: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称作上焦。也有人将上肢归属于上焦。“上焦如雾”(《灵枢·营卫生会》)作为其生理特点,是对心肺输布营养至全身的作用和形式的形象描写与概括,喻指上焦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血和津液的作用,如雾露之灌溉。

    (2)中焦:中焦在横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肝胆等脏腑。“中焦如沤”(《灵枢·营卫生会》)作为其生理特点,是对脾胃、肝胆等脏腑的消化饮食物的作用和形式的形象描写与概括,喻指中焦消化饮食物的作用,如发酵酿造之过程。

     

    (3)下焦:一般以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女子胞、精室等脏腑以及两下肢。“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作为其生理特点,是对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的排泄糟粕的作用和形式的描写与概括,喻指肾、膀胱、大肠等脏腑排泄二便的机能,如沟渠之通导。